汉武帝是如何登上大位的,他好像不是嫡长子,有什么腥风血雨么?

作者:风水网 面相图解 2021-07-24 02:11:10

  谢邀。

  刘彻能登上大位纯粹是宫闱斗争的产物。

  刘彻受益于馆陶长公主刘嫖和刘彻母亲王娡这两个女人。

  一、馆陶长公主是景帝刘启的胞姐。因为她想让自己的女儿(芳名阿娇),欲配字太子刘荣(景帝和宠妃栗姬的长子),便向栗姬示意,偏栗姬不愿联姻,被其一口回绝。原因则是长公主经常向景帝引荐妾滕,独栗姬素来妒忌,对她早就怀恨在心,只是苦于长公主是景帝的亲姐,才束手无策。

  二、景帝后宫还有一位被相士姚翁称之为‘好一个贵人,将来当生天子,母仪天下’的王美人王娡。

  景帝即位这一年(前165年),王美人得生一子,英声初试,便是不凡,有许多瑞兆相应。 初名彘,后更名为彻 。其天生聪颖过人,睿智慧悟,使景帝不得不另眼相看。

  景帝在立荣与彻之间,迁延了两三年尚难决定。且舍长立幼,也觉不情,遂决意立荣,封四岁的刘彻为胶东王。

  三、馆陶长公主想让其女儿嫁给太子刘荣落空之后,恼羞成怒,遂与栗妃结成怨仇。于是另辟蹊径,其看上了王美人之子胶东王刘彻,遂想出了一石三鸟之计,既能报复栗姬,又能让刘彻当上皇帝,关键是让自己女儿阿娇当上皇后。于是她找到了王娡,结果不出所料,二人一拍即合。

  于是六岁的刘彻与十岁的阿娇订了婚,(前151)。同年皇后薄氏因无嗣被废。此后,长公主屡向景帝进言 ,胶东王如何聪俊孝顺,使景帝更加喜爱此子。同时挑拨栗姬与景帝的关系,屡进谗言,污称栗姬崇信邪术 ,诅咒妃嫱 ,恐有人彘惨祸。再加上王美人格外谦和,誉满六宫,景帝愈觉得栗姬母子相形见绌。一是宠妃王美人,一是胞姐长公主,二人工于心计,为了各自利益,沆瀣一气,一里一外,成天向景帝吹风,不竭余力就是要扳倒栗妃和太子荣。

  于是景帝竟废太子荣为临江王。

  四、好事多磨,期间又生波澜。惟太子荣被废,至胶东王刘彻立为太子,中间也有两个月有余。

  半路又杀出一位觊觎储位之人。他就是景帝胞弟梁武王。窦太后怜爱武王,竟想让兄终弟及,因而景帝与诸大臣密议,但群臣极力反对,景帝只得罢议。

  幸亏王美人母子,生就多福,冥冥之中似有天助,任凭他人觊觎,其大位究竟不为所夺。

  于是景帝遂立王美人王娡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为皇太子。

  史称:景帝为守成令主,乃为二三妇人所播弄,无故废后,是为不义;无端废子,后被冤死,是为不慈。

  不久,景帝病死,十六岁太子刘彻即皇帝位,他就是千古一帝——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确实不是嫡长子,他能登上帝位,主要和他的母亲王氏还有他的姑母馆陶公主有关。古代皇室里母以子贵或子以母贵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所以刘彻能沾他母亲的光登上皇位也并不奇怪,下面咱们就简单叙述下事情的经过。

 

  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但当时嫡长子继位的传统,汉武帝是不具备任何优势的,起初汉武帝也只是被封了一个小王。汉景帝的长子刘荣被立为接班人,大家看好了刘荣是长子而不是嫡长子,嫡长子是正室也就是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才叫嫡长子。由于当时的薄皇后没有孩子,所以这个刘荣也算是捡了个漏儿。说到薄皇后,咱们就简单说一下她的情况,皇帝的后宫战斗也是很复杂,当时汉景帝的薄皇后一是不受汉景帝待见,二是始终没有为汉景帝生下个一男半女,所以后来就在后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被废了。

 

  薄皇后被废后,汉武帝的母亲王氏就被立为皇后,王氏能被立为皇后是汉武帝日后争夺太子位的基础。这个王氏也是个非常善于玩弄政治的人,她当时看上了和汉景帝走的最近的馆陶公主,历史上描述馆陶公主在当时地位极其高。王氏私下对馆陶公主承诺,如果能帮汉武帝争夺帝位,将来汉武帝必娶其女为妻。双方强强联手在达成合作意向后,汉武帝能拿下帝位也就容易的多了,后来汉武帝也兑现了娶馆陶公主女儿的承诺。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历史

  尽管没有腥风血雨,但却有不见血的残酷宫廷斗争,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按照立长立嫡的惯例,刘彻是没有机会登上大位的,刘彻能够继位称帝,首先要感谢自己的母亲王娡,一个不平凡的女人。

  出身名门的王娡,不甘心平凡一生,进入宫闱深得君心,诞下皇子极为不凡。

  王娡出身名门,其母臧儿是汉初燕王臧荼的亲孙女,也算是王室之胄。但王娡的婚姻却是一波三折,她先是嫁给了金王孙,看名字挺唬人的,金王孙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平民。对此臧儿是不甘心的,我女儿如此出众,做个平凡人?我不甘心。于是臧儿先是强行将王娡带离了金王孙家,而后打通关节,将女儿王娡送进了太子宫。凭借王娡的美貌和智慧,她迅速成为了太子刘启最宠爱的人之一,并为刘启生下了三个女儿。刘彻是王娡的第四个孩子,为了造势,王娡编造了一个拥日入怀的故事,暗喻刘彻贵不可言。不久之后,汉文帝刘恒去世,刘启继位。继位后不久后,刘彻出生。但当时的太子是刘荣,是刘启和栗姬所生,皇后是薄皇后,是薄姬的亲族。如果照这个局面发展下去,估计皇后不会是王娡,刘彻也不会成为汉武帝,因此王娡意识到自己必须有所行动。

  成为皇后的基本步骤:废后、结盟、废太子,尊窦太后。

  第一步废后。薄姬去世之后,王娡认为机会来了。她先对没有子嗣的薄皇后下了手,刘启从来没有爱过薄皇后,加上薄皇后没有子嗣,又失去了薄姬这个靠山,薄皇后被废,王娡完成了自己走上人生巅峰的第一步。

第二步结盟。王娡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必须结交权贵,于是第二个重要的女人登场了,这个人就是馆陶公主刘嫖。刘嫖本来是想和栗姬联姻的,但是那个愚蠢的女人不识抬举,居然拒绝了她,这让刘嫖大为恼火。这个时候,王娡主动出击,撮合刘彻和刘嫖之女陈阿娇成秦晋之好,于是便有了“金屋藏娇”的故事。

第三步废太子。刘嫖不断的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加之栗姬为人不懂得隐忍,让汉景帝刘启对她十分厌恶。王娡认为时机已到,就唆使朝臣鼓动刘启封栗姬为后。这一做法可谓火上浇油,刘启听后勃然大怒,说道:“这是你们该说的话吗!”随即将提建议的官员斩首,并废黜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栗姬也被打入冷宫,不久忧愤而死。

第四步尊窦太后。立谁做皇后,立谁做太子,这件事关乎国运,自然不能草率决定。这里有决定权的除了汉景帝刘启之外,还有一个人就是刘启之母窦太后窦娥房,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一个不凡的女人。王娡对于窦太后是十分尊重的,懂得投其所好的道理,有事没事就到窦太后处问寒问暖,对于窦太后身边之人也关怀备至。窦太后对于王娡这个懂事乖巧的儿媳十分满意,于是在后位虚空,太子待定的情况下,窦娥房站在了王娡和刘彻的一方。

  当一切都尽在掌握,也曾扪心自问有所愧疚,但为了儿子一切都值得,这就是母亲。

  当王娡被立为皇后,刘彻被立为太子之后,王娡终于松了一口气,她闭上了眼睛,为女则弱为母则刚,做为一个母亲,为儿子走上权力巅峰铺平了道路,下一步就看刘彻施展拳脚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刘彻之所以能够即位源于他心机颇深的母亲王氏的努力和废太子刘荣的栗妃神助攻。而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皇族人物,即长公主刘嫖。

  栗妃是一个空有一副华丽皮囊却没有任何政治头脑的女人。这在刘荣被立为太子后变得越发明显。因为刘荣极为特殊尊贵的身份,母以子贵后的栗妃开始变得越发傲娇和盛气凌人,谁都看不上谁也不放在眼里,这将是非常致命的。
 

  △废太子,临江王刘荣
 

  在汉景帝立刘荣为太子后,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也开始拨弄自己的小算盘,即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这在明面说是亲上加亲,实质就是一种通过联姻而达成的政治联盟。

 

  △长公主刘嫖

  有这么一位影响力巨大的皇族为政治上的靠山是多少后妃求之不得的事,如今这种好事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还花落栗妃家。按说栗妃应该激动万分欣然应允才对。

  但是我们前面说了,栗妃不懂政治,也不会玩政治,更没有政治头脑。她把幽幽深宫里面的事情想得太简单,看的太简单。

  她认为既然自己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储君,那么皇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所以她不需要依靠其他任何外人就能安安稳稳的在景帝百年后稳坐太后之位。

  所以亲自面对上门提亲的长公主刘嫖栗妃毫不犹疑,斩钉截铁又极度冷漠的加以拒绝。在她看来,长公主早不来晚不来恰恰在这个时候来就是为了蹭她家刘荣的光。

  这其实也没错,刘嫖就是要来蹭光。但是栗妃忘了,刘嫖长公主的身份本身就是光芒万丈。刘嫖赌的是未来,但是在朝廷中无依无靠的栗妃最需要巩固的则刚好是现在。

  换句话说,长公主刘嫖是用现在赌未来,这对势单力孤的栗妃及太子刘荣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栗妃的自大和冷漠让长公主狠狠吃了一记闭门羹。感觉脸上被重重甩了一巴掌的长公主也不再自讨没趣。只是从此栗妃和太子刘荣未来的路上多了一个可怕的敌人。

  刘嫖看到栗妃那种冰冷的态度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另做打算:太子还没即位你就飘到了天上,等太子真正坐上龙椅的那天岂不是没有我长公主一家的活头了?所以刘荣必须得从太子位上滚下来。

  刘彻的母亲当时只是一个“美人”。这在等级制度严格的后宫是很低的称号。这从刘彻的曾用名也能得到一定的印证:刘彻被立为太子前名叫刘彘。彘者,猪也。

  但是王美人是一个富有心机和政治头脑的人。在长公主刘嫖吃了栗妃的闭门羹后她就抓住机会百般对长公主示好。

  时间久了长公主自然也开始“欣赏”王美人的为人。在一次乘车外出期间长公主就问王美人:我看彘儿年纪也不小了,我想把女儿阿娇许配给他你看怎么样。

  这正是王美人求之不得的事儿马上答应下来。长公主又问在一旁玩闹的刘彘。结果刘彘马上换了一副郑重的表情回答道:如果姑姑真把姐姐许配给我做老婆,我将来就用金子造一座大房子把他藏起来。(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典故出处)刘嫖听后大悦就把这桩婚事定了下来。
 

  △汉武帝废后陈阿娇
 

  接下来就是想尽办法把不可一世的栗妃及其太子刘荣拉下马。结果不用我多说想必大家都知道:栗妃被幽冷宫惨死,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后因罪自杀。

  刘彘在长公主的运作下后来者居上成为储君,汉景帝因其聪明伶俐改名为“彻”,这就是我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武大帝的“奋斗史”。

  人常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讲的是人要有大志,要能自强。这本没有错,但这有一个基本的底线和准则:即可以奋发努力以自强,但要为人谦和恭谨,不招人,不树敌。甚至还要能在适当时候合理合法的借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生而为人当切记: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如果没有朋友就更不能徒增敌人,且行且珍惜。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和关注,我是烽烟,中简堂历史文化交流群的食指“点江山”,涉猎广泛、擅长五代十国、小说创作,立志讲好中国故事!

  汉武帝他的妈妈和姥姥和小姨有一次在路上走着,这时走过一位年长的道士,道士看看汉武帝的妈妈然后说这个女人大贵,人间极品,汉武帝的姥姥忙着又问道士,你看看我小女儿咋样?道士说也是大贵。他姥姥心想大女儿都结婚我孩子了咋办呀?只好离婚把大女儿送到宫里。汉武帝的妈妈长相漂亮,皮肤特别的好又白又滑。再说她是结过婚的,房中术极佳。比宫女强多了很快被汉景帝看上了。以后有了汉武帝。他的小姨也成了王爷的夫人。汉武帝做皇帝后去找他同母异父的姐姐封为公主。

  汉武帝-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他东征朝鲜,平定西羌,讨伐南越,北击匈奴,诠释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决心和魄力。他为今天中国开拓的疆土,为民族发展赢得的生存空间,树立了民族的自信和荣耀。然抛开他文韬武略,极具魅力的个人色彩,这一切的功绩显然离不开他位居九五的帝位。历朝历代皇位的继承总是伴随着一场场腥风血雨的斗争,汉武帝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系统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及各方的态度:

  文帝、景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得疲于战争和党争的汉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修养和发展,也为后面汉武帝开疆扩土提供了基础。平定诸吕之乱后,汉文帝刘恒即位,立窦漪房为皇后,这位武帝的奶奶,也可谓是权倾朝野,女中强人了,生有二儿一女,即景帝刘启,梁王刘武,长公主刘嫖,各个都是厉害角色,景帝在位时,窦太后就嘱咐景帝尊崇商周“亲其兄弟,尊其祖先”制度,其意欲让景帝立其弟梁王,可见这位太皇太后对少子梁王宠爱有加,所以武帝根本得不到窦太后及他叔父梁王一党的支持,甚至可能还是眼中钉。

  其次景帝在位期间,薄氏为后,无子无宠,所以景帝前期并无嫡子,无嫡便立长,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其母栗姬虽未封后,但母以子贵,可是这位栗姬醋性大,心胸窄,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儿子。与景帝姐姐的矛盾使得她拒绝了与这位宫中很有影响力的人结姻的良机,长公主而后便看中了武帝刘彻,也就有了后面家喻户晓的金屋藏娇的故事了。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夫人,这位母亲入宫前和入宫后都可以写一本分上、下部的书了,在这不一一细说了,王夫人入宫后生武帝,武帝能登上皇位,很大程度靠他母亲的机巧善断了。王夫人深知长公主的势力,更明白长公主在窦太后心里的位置。她立马答应了和长公主的亲事。在外靠着长公主的作用,在内靠着他与景帝的夫妻情分,景帝最终立王夫人为后,刘彻为太子。所以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也是给那些善于把握机会的人。立为太子,当然也是景帝对于刘彻的肯定,17岁就登上皇位的刘彻想必也是年少有为,有一个心心念念穿走在他与祖母窦太后之间的丈母娘,更得益于有一个识大体,巧善断替他铺平道路的好母亲。

  最后要选一段电视剧《汉武大帝》对武帝的评价: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种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名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第十子,母亲王夫人王娡。刘彻初封胶东王。

  刘彻的上位是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的结果。

  汉景帝长子刘荣,栗姬所生,公元前153年被立为太子。前150年被废,改立刘彻为太子。废太子刘荣在公元前148年因侵占宗庙修建宫室被下狱,后自杀。在废立太子的过程中,这几个人物是关键:

  废太子刘荣母亲栗姬。栗姬是个国色天香的大美女,可惜是个心直口快,没有城府不会弯弯绕,不懂政治情商很低的超女。儿子被立为太子,俗话说母以子贵,母仪天下是迟早的事。可惜了这么个到手煮熟的鸭子愣是让飞了。儿子贵为太子,眼前一片势利眼叭叭地来巴结,你只要保持谦逊低调,搞好群众关系,坐等皇后封号就成。只要老公景帝一天不闭眼,变数还是存在的。

  好事一个接一个,眼看刘荣做了太子,姑姑长公主刘嫖立马前来提亲,希望女儿陈阿娇能给刘荣做媳妇。按理,刘嫖是刘荣姑姑,是景帝姐姐,这个面子不能也不敢拂。哪成想栗姬想都不想一口拒绝而且还呛了一顿景帝的亲姐姐。谁叫你一天到晚给我老公拉皮条,介绍女孩子陪侍,害得老娘独守空房,我早就想收拾你了,现在看我儿子做太子了,你立马就来求我了,高攀我了……

  同志们呐,有一个为人处事通情达理且深明大义,能高瞻远瞩的父母是多么重要!栗姬图一时口舌之快,为自己儿子被废埋下了头一颗雷。

  废太子刘荣的姑妈刘嫖。刘嫖贵为长公主,一天到晚就是给弟弟汉景帝拉皮条,介绍女孩子玩。景帝开心了,自己的各种要求就能满足。刘嫖因为被栗姬拒绝,一肚子火气还没地方发泄。这事挺丢人的,贴上女儿巴结人家,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从此就和栗姬不相往来,顺便就不待见侄儿刘荣。后来又把女儿阿娇推销给胶东王刘彻,刘彻母亲王娡那可是个有阅历的女人,两个女人一联手,一个会搞事,一个有阅历懂政治,为刘荣被废又埋下了一颗雷。刘嫖为了未来的女婿能上位,成天在弟弟景帝面前叨叨,那个栗姬有多么坏,栗姬诅咒你死如何如何,家长里短的,时间长了就让景帝认为是真的。曾经景帝在病重的时候召栗姬前来,嘱咐道,我百年之后,你要善待皇子和后宫。这话意思很明了,就是你要母仪天下,你就是皇后。这个时候心直口快头脑简单的大美女栗姬,不加思索就回绝了,我才不管呢,凭什么?哦,你快要死了,你丢个摊子给我,你平时快活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我?啊…

  这一次对话,让汉景帝心里拔凉拔凉的。虽然栗姬不是吕后,但是吕后处理皇子们的事情过去才没多久啊,栗姬的心直口快和头脑简单为把儿子刘荣拉下马立下汗马功劳。

  太子刘彻母亲王娡。这个王娡可不是一般的女人,不仅国色天香,姿色不凡,出身名门之后,而且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丰富。王娡的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起初王娡嫁给金王孙,后来算命先生告诉臧儿此女大贵,臧儿把王娡弄回来送进皇宫,献给当时做太子的汉景帝。王娡毕竟有过婚姻生活,很会伺候景帝,很得宠。王姬不同于栗姬,有心机有谋略,和刘嫖联姻之后,助力把刘彻推向太子位。期间,刘荣立为太子后,因景帝废薄皇后,未正式册立皇后,有人上书言立皇后之事,景帝怒,杀上书言事者。有人怀疑指示者是栗姬。但是栗姬儿子已是太子,皇后的封号是迟早的事,她没有必要指使他人,这件事激怒景帝后,最大受益者就是刘彻了,所以应该是王娡刘嫖联手搞栗姬的结果。

  最后一个也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汉景帝。汉景帝废立刘荣,改立刘彻是起决定作用的。立刘荣后,因为宫廷政治斗争,使景帝又废掉刘荣,封临江王。然而景帝了解皇位之争,权力之争的残酷。在刘荣被废之后,为了给刘彻扫清障碍,过两年又找个借口把刘荣下狱,而且主持审问刘荣的人又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郅都(郅都者,河东郡杨县人,执法不避贵戚,号“苍鹰”,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时郅都为中尉。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这段摘自史记的记录描述了郅都把废太子刘荣弄死后汉景帝的态度。那就是郅都的行为汉景帝是默许的,是支持的。

  至此,太子刘彻正式安心上位。历史上才有了雄才大略的一代汉武大帝刘彻。

  


 

  其实。实乃天命。真的是天命

  汉武帝刘彻的妈妈是一个结过婚的女人,由于容貌长的美若天仙,被汉景帝看上了,带回宫封为妃嫔。后来就生了个儿子,名叫刘彻。刘彻的妈妈王氏是庶妃,所以刘彻是没有资格当皇太子的。但是刘彻的命好,命中就该有做皇帝的命。景帝有个妹子嫖公主,生有一女名娇,嫖要把女儿娇嫁给皇后的儿子,不想却遭到皇后的拒绝,嫖公主碰壁很恼怒,于是嫖便在汉景帝面前说了些皇后不好的话,偏偏皇后的儿子太子又犯了过错,太子地位不保。之后嫖公主把女儿娇嫁给王氏的儿子刘彻,有这等好事王氏很痛快的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嫖公主也总在汉景帝面前说王氏的好话,还夸刘彻很聪明,一来二去的王氏就得宠了,近而被封为皇后,刘彻也被封为太子。不久,汉景帝驾崩,刘彻很顺利的登上汉朝皇帝的宝坐,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顶顶的汉武帝。

  请你去问汉武大帝。

版权声明

若内容涉嫌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